查看原文
其他

橄榄乐谈001期 | 表演欲望为零,如何成为顶尖演奏家? 访大提琴家王健

2017-03-13 大蓉子 橄榄古典音乐


世界一流演奏家

都具备什么样的 “特质”

想知道音乐家曾在哪些奇怪的地方表演?

他流落荒岛会带哪些东西?

不要错过视频 10分10秒 以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82fggdf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世界顶尖音乐家,他们都是“天才”吗?还是有什么超越一般人的品质?他们的音乐理念是什么样的?这次,我们邀请了著名大提琴家——王健,跟我们谈谈他的音乐人生。常年定居国外、世界巡演的他,用开放的眼界,讲述他对音乐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王健

Jian Wang


王健(1968—),活跃在世界舞台的大提琴家。出生于上海,9岁时便在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露脸。1985年,王健进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深造,后进入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继续深造。2006年,他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专辑在英国流行榜排到了第22位。王健与世界各大顶尖乐团和指挥都有合作,包括指挥家阿巴多、萨瓦利什、迪图瓦和杜达梅尔等。

▼王健与杜达梅尔合作,德沃夏克《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片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800m3oo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真的有天生的音乐家?



王健的父亲也是一位大提琴家,小时候的王健,父亲只要求他每天练琴5分钟。而现在的琴童家长们,每天却为了要孩子多练十分钟而发愁。这是因为王健的音乐天赋很高吗?


其实并不是。王健老师说,「我父亲之所以有这样的要求,因为他意识到小孩子的注意力时间不长。4、5岁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很感兴趣,但时间不会很久。我父亲觉得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小孩子已经没有兴趣的时候再要他练琴,往往是学不好的,而且会产生反感。我小时候就觉得练琴像是玩一个什么东西,会很有兴趣。」



很多著名音乐家,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可以说是“天生”的音乐家。王健老师却并不觉得这是件很玄妙的事。「首先我父母都是音乐家,从小潜移默化,听得很多。其次,每个人生来就对不同的事物比较敏感。我算是天生对音乐的韵律、音准敏感的人,这个虽然可以训练,但作用也很小。你可以说这是“天才”,但其实也没有那么奥妙。对音乐的天生敏感,只是一个“火种”,没有这个的孩子无法走专业音乐道路。有了这个火种,但不去培养、锻炼、追求,同样也无法成为音乐家。」


▼王健演奏勃拉姆斯《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美国的音乐教育,教的是什么?


「16岁的时候我离开家去耶鲁大学读书,那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的生活。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美国这个社会,一切都要你自己负责。你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后果的。而我们一般认为,一个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不用负责,这个一开始让我很不习惯。」


(耶鲁大学俯拍)


什么叫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王健老师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你在美国的大学读书,老师不太会管你。你觉得很自由,就开始不去上课,但最后就是过不了这门课,老师绝对不会妥协。看起来很自由的社会,其实条条框框非常多,有些红线坚决不能过。」


在耶鲁大学的学习,帮助王健养成了身为音乐家最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批判力。「如果盲目接受老师教给你的东西,自己是无法进步的。当你站在批判角度,会有所创新。在美国,老师要你看一本书,他更重视的是,你对书的内容是否有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经常写论文,就是要你对读到的东西有判断、有升华,哪怕不同意书里说的,老师也支持你。」






如何培养批判力?


王健强调,具有批判力,是一个音乐家的根本。「读到一个谱子,你首先要判断它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演奏。只有通过这个,你才能找到自我。有一些同学,非常勤奋好学,他们会不停的向各种老师求教,到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学到,因为他什么都接受。任何艺术总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做,你要找的是自己的这条路,而不是学会所有的路。



一位好老师,会帮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王健就非常幸运的,遇到了一位无比开明的老师。「我的老师是全美国最著名的大提琴老师之一 —— 帕瑞索。他曾说,“我一辈子教过不止上千个学生,你是最倔强、最难教的一个,但你也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王健从小就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个性,遇到不理解的事情,一定要与他讲清楚其中的道理,让他绝对的信服,他才认可你。这种“倔强”也让他成为“最难搞”的学生。


「比如老师要我这么处理音乐,我就一定要挑战他,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我的老师是一位心胸宽大的人,他从来不会生气,而是会尽量的解释他的理论。偶尔我会觉得不信服,这时候他会说:“可以,但你要把自己的理论做出来。”当我真的做出了自己的音乐诠释,他就会说:“很好,对你来说这个演奏是对的。”老师非常能够接受被一个学生挑战,所以他的学生,每个人的演奏都不一样。他的目标是培养一个“优秀的你”,而不是一个“差不多的他”。


▼奥斯卡电影《从莫泽东到莫扎特》,王健演奏片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81hgp5gc&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为什么做不迎合观众的演奏家?


王健坦言,自己不想讨好观众,只希望每一次演出都能做到诚实即可。「我不是一个很自然的演奏家,因为我的表演欲望很小,这对于一个表演艺术家非常重要。他需要喜欢在人前表现、喜欢谈论他的理念,这是我的弱点,我不愿意把这些强加给别人。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拉琴给自己听,如果遇到知音当然很好,如果大家不喜欢,至少我已经尽力做好音乐了。」


「有时候我知道观众想要的是什么演奏,但如果我不喜欢,就绝对不会做,哪怕这会给我带来很多荣誉。为了迎合大家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是不诚实的。但当我遇到跟我的演奏有共鸣的观众,就会觉得非常美好。就像跟好兄弟一起去喝酒聊天,互相安慰鼓励,互相说“我们都经历过这些时候”,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温暖,音乐能几千倍的放大这种感受。」



也许王健如此坚持自己的原则,是希望能遇到真正被音乐触动的人。让他刻骨铭心的一次演出经历,就是与一位观众通过音乐的心灵沟通。「有一次演出施特劳斯的《堂吉诃德》,最后一段传达堂吉诃德快要离开人世时的心情,很感人。那一场我其实拉的很不舒服,跟乐团、指挥的合作都有些别扭。但当拉到堂吉诃德最后的吟唱,我看到前排的一位老太太,她看着我,两眼热泪盈眶。这个画面对我触动非常大,你会明白音乐的神圣,它是人性中的闪光,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这个闪光点,但当你感受到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力量。」





什么是不诚实的演奏?


采访中,王健老师反复提到演奏家要对自己“诚实”。那什么是不诚实的演奏呢?


「古典音乐的面比较窄,有的人就想去做跨界。我不反对跨界,但前提是,不能把古典音乐的长处抹灭。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最根本的不同,是古典音乐有更深、更严肃的情感,但这也是它最珍贵的地方,不能嬉皮笑脸的去做。古典音乐娱乐化,不会比流行音乐做得更好,这不是它的长处。」



如何定义“娱乐化”呢?


「如果说娱乐化是指,古典音乐可以走出音乐厅,比如在咖啡馆,找几个朋友拉一段音乐,那我觉得挺好。但如果把古典音乐加上鼓点,像轻音乐一样放出来,这完全是毁了它,等于拿钻石当玻璃卖。」

▼王健演奏莫扎特《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第一乐章




他的大提琴有什么故事?


大提琴家的琴,一直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们往往经过几十、甚至几百年的传承,有深厚的历史。王健的几把大提琴,每一个都是历史名琴。


「我用得最多的是一把1622年的琴,它是Amati的琴,非常珍贵。它是我在16岁的时候,美籍华人林寿荣先生交给我的。当初也是他主动写信给我,赞助我去美国读书,可以说是我的恩人。还有一把琴是1750年的,也是名贵的意大利古琴。当时《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制片人,在我到了美国之后也一直帮助我。我到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读书,是他给我租了公寓,帮我付了一半学费,这把琴就是他的太太送给我的。」





如何评价自己的“成名作”?


王健十六七岁时,作为演奏家在美国初次登台,演奏的是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但他当初却并不是刻意选择来演奏这部作品的。「我之所以一开始演这部作品,是因为1987年,当时的中央交响乐团,有史以来第一次去美国巡演。当时选了三位年轻的音乐家做独奏,其中一位就是我,要求演的就是这部作品。所以后来作为演奏家第一次登台,也是拉的这部作品。当然,埃尔加的曲子是大提琴协奏曲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可以说除了德沃夏克,就是埃尔加了。」


王健被更多人认识,也许是听他演奏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人们惊讶的说,“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巴赫”。王健是如何解读巴赫的?


「音乐家就像喇叭的震动板,你首先要被动的把音乐做出来。我演巴赫是这个样子,因为我心目中的他就是这样的,当然这也一直会变。有的演奏家想的很清楚,自己要把曲子演成什么样,我是相反的,我非常愿意被音乐带着走,尽量被音乐触动以后,再做出反应。」


▼王健演奏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大师动态



近几年,王健与国内的乐团有比较频繁的合作,包括作为上海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的驻团艺术家。2017年,王健会与杭州交响乐团有三、四次合作,7月份在深圳也将有演出。采访最后,王健老师还向乐迷们推荐了一首他一直钟爱的曲子,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的慢乐章。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慢板


  • 采访日期 2017-3-1


请关注橄榄古典音乐“Music Talk | 乐谈”

点击标题可以查看往期采访


顶级交响乐团的首席,到底有多忙?

关于大提琴,那些你想问又无处问的问题

黄蒙拉专访 | 小提琴家的不正经日常

学音乐的这5个问题,听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怎么说

学音乐,其实是学什么?
媲美奥运开幕式的一场盛宴,我们来揭秘聚光灯照不到的幕后工作

乐评 | 听说拉这些作品会“自废武功”?





古典音乐全媒体

《橄榄古典音乐》



Q:我们有哪些产品?
A:微信公众号、杂志、沙龙、电台、视频、音乐周边
Q:我们有哪些微信号?
A:橄榄古典音乐、橄榄钢琴课堂、古典与爵士、橄榄戏剧
Q:合作、投稿?
A:请邮件 liujie@ganlan.com.cn



商品

冬季刊发售

秋季刊来袭

杂志背后心血

音乐启蒙

名人名家

西方音乐史

钢琴教育

热门文章

8首中国小提琴名曲

中外名曲里的爱情

《爱乐之城》配乐

性感小提琴王子

“钢琴诗人”肖邦一生

两大顶尖乐团庆生

音乐里的动物世界

2017年3月演出

上海
北京

广州 厦门 深圳
西安 重庆 武汉 成都

沈阳 天津 长沙

苏州 杭州 常州 南京

品读

实体唱片店的命运

《图画展览会》的画

元宵节听什么音乐

经典厂牌西敏寺

狱中自学钢琴成才

2016古典音乐人物


Tips:购买《橄榄古典音乐》杂志,请在公众号菜单进入微店查看。当天16:00前下单默认第二个工作日发货。微店上购买的杂志物流有任何问题,请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联系小编微信/ganlanmusic 手机/13601977457(尽量短信)。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收听

橄榄古典音乐蜻蜓FM的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